阿里云服务器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教育 安徽热线 2022-09-27 522浏览

【趣味地理】中国有五个省很特殊,别的省都只有一个简称,而它们却有两个!“不服”省会的省内第二大城市,看看都有哪些?人口第一大省?

中国现在一共有23个省,如果把5个自治区也看作省的话,那就是28个省。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简称,比如山东简称鲁,河南简称豫,湖北简称鄂,广东简称粤。

这些简称都是唯一的,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。但是,中国有五个省是特例,这五个省每个都有两个简称。

一、陕西

陕西的简称有两个,陕和秦。

陕西省的名字非常悠久。距离现在3000年的西周初年,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,叫做“分陕而治”,因为西周初年天下动荡,周公和召公决定把国家分为两块地方来治理。分界线在今天河南三门峡的陕县,这个地方西周时期叫做陕塬。陕塬以东叫陕东,陕塬以西叫陕西。

这个名字非常悠久,唐朝时在这里设立了陕西节度使,宋朝设立陕西路。到了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度时,就直接设立了陕西省,一直延续下来。

所以“陕”就成了陕西的简称,陕西还有个简称叫“秦”,因为这里是秦国的大本营。“陕”这个简称主要用于车牌号,“秦”用于一些专有名词,比如陕西的山脉叫秦岭,渭河平原叫做秦川,陕西的戏剧叫做秦腔,等等。


秦岭

二、甘肃

甘肃的简称是甘和陇。

甘肃也是个悠久的名字。甘肃境内有两个重镇,一个叫张掖,古称甘州,一个叫酒泉,古称肃州,元代行省制时就把这两个名字各取一字,组成甘肃。其实早在宋朝,西夏就在甘肃设立了“甘肃军司”,比元朝还要早几百年。

甘肃除了简称甘,还要一个简称叫陇。中国历史上有一块非常著名的地域叫做陇西,陇西出了一个著名的大家族叫做陇西李氏,开创大唐盛世的李家人就是陇西李氏。陇西堂是李姓最重要的一个堂号。位于甘肃陇西县、始建于唐朝的陇西李氏龙宫,现在依然是天下李姓祭祖的地方。


甘肃陇西县的李氏龙宫

甘肃简称陇是因为甘肃境内的陇山,陇山在先秦时代是区别华夷的分界线,陇山以西的人都叫犬戎。

所以陇很早就成为这块地方的简称,唐朝时在这里设立了陇右道,唐朝的“道”就相当于今天的省。这就是甘肃简称陇的原因。有个成语叫得陇望蜀,就是说得到了甘肃,还想要四川,贪心不足。

三、四川

四川就不用多说了,历史悠久,现在又是火爆的旅游大省,川或者蜀的简称人人皆知。

如果要问四川为什么简称蜀,有人会说四川是蜀国的地盘,所以简称蜀。其实这不是根源,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蜀国会给自己起名叫蜀国?有人会说,是因为先秦时代秦国就在这里设立了蜀郡。这还不是根源,为什么秦国会在这里设立一个郡叫蜀郡?


其实要追根溯源,可以追到三皇时代,这个时间离现在有五千年。三皇是天皇、地皇、人皇,有历史学者说人皇就是伏羲,这个不得而知。只知道人皇有九个兄弟,其中一个老哥在四川一带建立了一个部落叫做蜀。这个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“蜀”的来历,距今五千年。至于这位老哥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部族命名为蜀,那就真不知道了。

四、贵州

贵州简称贵,或者黔。贵也是主要用于车牌号,而“黔”就很古老了。

“黔”虽然是贵州的简称,但最早是楚国人起的。战国时期,楚国在湖南、贵州一带设立了一个郡叫黔中,大概包括现在贵州东部、湖南西部一带。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源头。后来秦国统一中国,没有改变楚国设立的黔中郡,反而还把黔中郡扩大了,四川、湖南、贵州交界的一大片都化为黔中郡。


唐朝设立了黔中道,道相当于现在的省,还设立了一个黔州。黔就这样延续了千百年,成为了贵州省的简称。

五、云南

云南的车牌号上写的是“云”,但它最正式、最悠久的简称是“滇”。抗战时的滇缅战役,滇缅公路,连同云南西藏的滇藏线,都用的是滇。

云南简称滇和陕西简称秦一样,都是因为古国名。战国时代,楚国有个将军叫庄硚,带领军队来云南征服当地百姓,让他们归顺楚国。可是仗打完了,庄硚回不去了,因为秦国攻打楚国,把楚国的路都截断了。庄硚回不了家了,索性在昆明一带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——滇国。为什么叫滇国呢?因为这个国家建立在滇池边上。

滇国的取名很简单,就因为滇池。当时生活在滇池周围的部族,就叫滇族,也是因为滇池。可以说从几千年前开始,滇池就是云南当地人最神圣的水域,他们的所有名字都因滇池而得名。一直延续到今天,滇就成了云南的简称。


如今的滇池

中国的行政区划有个传统,最大的城市往往就是政治中心外加经济、文化中心,从古以来皆如此,如汉唐长安,明清北京。


现在也多是这样,各个省的省会往往都是省内老大,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中心。不过,随着经济格局的变化,有些省内城市经济发展非常快,经济规模至少不逊于省会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有些城市就不是特别甘心做老二了,可以考虑和老大换换位置。

有的省是一家独大,如湖北武汉、陕西西安,以及重庆离开后的四川成都,云南昆明。而有的省则呈双龙戏珠格局,其中最为典型的,无疑是山东。

济南 — 青岛

山东

山东省会大家都知道,就是泉城济南。济南是公认的山东中心,明清两朝山东省的省会一直在济南。民国及建国后,还是济南。山东有17个地级市,其他15个城市对济南不管服不服,但也没什么“野心”,只有一个城市,是“不服”济南的。答案不说,大家也知道,就是青岛。


可以说,青岛是中国少见的“洋气”城市,因为青岛曾被德国人用心建设了十七年,“德国味”很浓。青岛的建城史要比济南晚很多,但青岛沿海,与韩国和日本隔海相望,又是上海与北京之间的海上要冲,地理位置非常重要。青岛市不大,但经济总量大,人均竟然高达一万五千多美元,放在国际上都属发达。青岛GDP九千多亿rmb,比省会济南多出近三千亿。而且山东只有两个副省级城市,一个是济南,一个就是青岛。在政治上,青岛和济南平级,再加上经济更快一些,还是计划单列市。


去年的GDP排名,青岛排12位,比济南多出九位,青岛自然不太“甘心”屈居济南之下,经常和济南在各种领域较劲。

沈阳—大连

辽宁

还有一个省的格局和山东非常相似,就是与山东隔海相望的辽宁。辽宁省会是沈阳,也是很久以来就是辽宁的中心城市,还是清朝入关前的国都。如果说沈阳是辽宁的“济南”,那大连自然就是辽宁的“青岛”,他们太相似了。济南和沈阳历史都悠久,都处内陆,都是省会;青岛和大连都是新兴城市,都沿海,都显的“洋气”,因为大连受过俄罗斯的影响。济南和沈阳都是副省级城市,青岛和大连也都是。在政治上,大连不逊沈阳,经济上又和沈阳差不多。再加上大连有可能成为新的直辖市,(在外东北没有收回的情况下),大连是内东北唯一出海口。


种种优势,让大连并不“服”沈阳,双方的较劲也不少见。

福州—泉州

福建

鲁宁两省双龙戏珠,有个省却在是三龙戏珠,这就是福建。福建省会是福州,从唐朝以来就是福建的中心城市,绵延一千多年,直到现在,也是无可争议的政治中心。福建省比较特殊,地处东南沿海,对面是那个不省油的灯。福建沿海经济发达,很多城市的经济都不弱于福州,福州GDP三千四百多亿。福州的省内中心地位,有两个城市“不太服气”,一个是厦门,一个是泉州。厦门直面台海,人均GDP九万多,比福州多两万。厦门的教育资源又非常雄厚,又是著名侨乡,海外的华人资源非常强,同时还是福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。如果没有泉州,厦门和福州可以上演龙虎斗,但泉州显然并不认为自己老三。泉州人均七万多,总量六千多亿,从唐朝以来又是历史名城,历史资源特别雄厚。同时,泉州也是著名侨乡,世界上仅祖籍泉州的华人就多达750万!对面岛上有两千多万人,其中祖籍泉州的竟然有九百万!全国经济排名,泉州第23位,福建第一名,泉州自然是有理由自豪的。


南京—苏州—徐州

江苏

江苏和情况和福建差不多,也是多龙戏珠格局。省会南京是全国仅有的市名带“京”的,金陵故都,秦淮灯影,是公认的历史资源一线城市。南京经济也不错,人均11万多,而且教育资源特别强,还是江苏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。不过,苏州向来是不太“服”南京的,论历史,苏州认为哪点也不比南京差,时间还更早,吴国姑苏故都。论经济,苏州人均近14万,总量一万四千亿,直逼一线城市,全国排名第七,省内第一。论文化,苏州更是具有广泛的象征性,人文气息同样深浓。苏州和南京“明争暗斗”,无锡同样谁都不服。无锡人均也有13万,全国排名第14,早在八十年代初,无锡就是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,属于重点扶持。


南京一对二,这还是苏南的情况。苏北徐州,在省内格局中相对自立,一直有呼声应该成为徐州直辖市,至少也要成立以徐州为省会的淮海新省,以拉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的低地地带。徐州总GDP五千多亿,全国排名33,比一些省会都要高,属于不是省会的省会。

合肥—芜湖

安徽

江苏的邻居安徽,内部也不“平静”,合肥是省会,GDP五千亿,全国31位,但安庆不太“服气”。几百年来,安徽省会一直在安庆,只是几十年前省会才迁到合肥。


芜湖同样不太“服”,现在的芜湖发展势头很快,在长江经济带上,和苏南经贸往来反而更多一些。

全国四大一线城市,京沪深广。广东的情况特殊一些,广州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就是广东中心,无可争议,历史资源数不胜数。在经济上,广州也是高度发达,直逼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。仅广州地区,就有一万八千亿的GDP,远远高过一些中等发达国家。在政治上,广州的地位不必多说,太重要了。但是,深圳并“不太服”广州,因为深圳的经济并不比广州差多少,深圳GDP只比广州少600亿。更重要的,深圳是上面的宠儿,一个时代的标杆,虽然建城时间较短,但已是中国一线中的一线。


去年的GDP排名,青岛排12位,比济南多出九位,青岛自然不太“甘心”屈居济南之下,经常和济南在各种领域较劲。

广州—深圳

广东

广州也不太“服”深圳,觉得深圳的成功更多的是在政策上的扶持,人造城市,而广州人文气息浓厚。深圳有可能直辖,但深圳直辖的前提,是上面彻底放弃香港,扶正深圳死死压住那座英国前殖民地。

长春—吉林市

吉林

东北有个吉林省,吉林省有个吉林市,这是全国唯一省市同名的。长春是吉林省的中心,经济在全国29位,但吉林市的上升势头非常快,是省内唯一可以与长春“抗衡”的城市,建国初也当过吉林省省会。

哈尔滨—齐齐哈尔

黑龙江

黑龙江也有类似情况,如省会是哈尔滨,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情,经济全国27位,5700亿,是内东北北部的中心城市。不过,齐齐哈尔并不太“服”哈尔滨。

杭州—宁波

浙江

西湖美景盖世无双,杭州从五代十国的吴越国定都开始,就一直是浙江的中心,还有南宋一百五十年的定都史。


杭州除了旅游,经济也非常发达,人均11万元。但杭州在省内也有竞争对手,就是宁波,从唐末以来,宁波就是重城,加上宁波临海,航运业发达。现在的宁波人均也是11万,并不比杭州低。杭州是副省级城市,宁波也是,一省就有两个。经济不差,政治也不差,宁波自然不“服”杭州。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


除了以上这些,还有些省区也是双雄或群雄并立的格局。如内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和包头,广西的首府南宁和桂林、柳州,河南的省会郑州和洛阳、开封,河北的省会石家庄和唐山,在省内都类似二龙戏珠的格局。

中国经济的第一大省,其人口版图还在扩张中。

根据最新的《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(2020—2035年)》,到了2035年,广东省常住人口将会达到1.3亿人。


未来15年,广东全省至少还要再增加1500万人。到时候,广东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的地位,会变得更巩固。

01

广东是中国经济的第一大省,也是人口的第一大省。

2019年,广东常住人口达到1.152亿人,远远超过传统的人口大省——山东(1.007亿人)、河南(9640万人)、四川(8375万人),甚至超过了老四川省(现在的四川+重庆)常住人口总和(1.149亿人)。


广东的人口规模这么庞大,一方面是因为外来人口不断涌入,另一方面跟高生育率、低老龄化率不无关系。

自改革开放以来,大量人才从全国各地涌入广东,“东西南北中,发财到广东”的说法深入人心。

在过去的5年,广东新增常住人口接近800万,遥遥领先于各大省份。仅2019年新增常住人口175万人,超过全国新增人口的1/3。

不管是自然增长人口,抑或是外来流入人口,广东都位居全国首位,远远领先其他东部发达省份。

自然增长人口证明了广东有高生育意愿。


广东还是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化的省份之一。2019年,广东65岁以上的人口只有9%,低于全国平均的11.9%,当时江苏、上海都已经超过14%,这两个地方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。

广东制造业高度发达,高新科技产业首屈一指,不但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力人口,也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高端人才。

02

广东人口的吸引力一流,但是,不同区域的人口走势又很不一样。

根据《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(2020-2035年)》,在未来15年里,珠三角的常住人口将会从6300多万人增加到8440万人,新增接近2000万人;沿海经济东翼和西翼,一共增加约70万人,北部生态发展区将会减少180多万人。


这样算下来的话,自2019年到2035 年,广东新增人口或许将会达到1800万人。

所以说,珠三角地区人口也会持续扩张,非珠地区人口则持续减少。

广东珠三角地区有一流的区域优势,粤东西北多数是山区,粤北地区地理环境,远远比不上江苏、山东等东部省份。粤东西北 地区不在国家主要交通主轴上,也没办法直接受益于交通基建设施的纵横贯通,只能是依靠广东的财政扶持来建设。

广东虽然是经济强省,但同时还肩负着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的重任,能留存用于非珠的地区并不多。


这么多年来,广东的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,都放在珠三角地区,这是有原因的。

近年来,广东规划了“一核一带一区”的区域发展空间新格局,对于不同区域,提出了不同的定位。


一核指的是珠三角9市,这是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引擎。既是经济产业发展的重点,也是人口集聚的重心所在。

一带指的是沿海经济带,囊括了以汕头为副中心城市的粤东地区、以湛江为副中心城市的粤西地区。

一区指的是北部生态发展区。包括韶关、梅州、清远、河源、云浮5市,经济基础相对薄弱,人口吸引力不足。

区域定位不同以及发展模式不同,人口流向自然很不一样,这是正常的。

03

广东未来的人口格局,还会受到都市圈战略的影响。

广东国土空间2035规划指出,加快建设广州都市圈、深圳都市圈、珠江口西岸都市圈、汕潮揭都市圈、湛茂都市圈等5个 现代化都市圈。


广东5个都市圈的分布范围:

  • 广州都市圈:广州、佛山、肇庆+清远、韶关、云浮

  • 深圳都市圈:深圳、东莞、惠州+汕尾,河源

  •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:珠海、中山、江门+阳江

  • 汕潮揭都市圈:汕头、潮州、揭阳

  • 湛茂:湛江、茂名

韶关、清远、云浮都从属于广州都市圈,河源被纳入了深圳都市圈。

如今,两地的都市圈规划都在编制之中,未来圈内城市将从交通到产业分工再到公共服务等层面融为一体。

都市圈战略已成为国家区域发展的主战略之一。未来的人口流向,不再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,更加是都市圈与都市圈、城市群与城市群的竞争。

在都市圈模式下,工作在广州、居住在佛山不是问题,工作在深圳、生活在东莞惠州同样将会更加普遍。 城市之间 的边界将会越来越模糊。

到时候,珠三角地区以吸引全国人口为主要发展方向,而都市圈内的其他城市则可以享受到广州、深圳等中心城市的人口溢出,人口格局有望实现动态均衡。

所以,不要再拿粤东西北说事了,真正的均衡不是平均之下的无差别,而是各展所长的协调发展。

人口向珠三角地区聚集,是经济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在。全国人口向广东的“孔雀东南飞”,同样是经济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。

人口规模优势、年轻人口优势,这将是未来广东经济发展最大的财富之一。

安徽热线

安徽热线10000+篇文章

站点 微博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安徽热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
返回列表

拓展阅读
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4 by 安徽热线 anh.sczixu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