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长期新冠”后遗症?专家:多数是短暂的 症状轻微
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消息,随着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不断演进,近期世界多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与死亡病例数再次出现反弹。美国等国家有越来越多患者受到被称为“长期新冠”的“新冠后遗症”困扰。
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10月1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分析说,一般来说,接种过疫苗的人,感染新冠后患后遗症的风险要远远低于那些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。
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、病毒专家金冬雁11月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目前科学界对于新冠后遗症的定义都不一致,也没有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或诊断指标。人们所能获取的新冠后遗症信息全部都来自感染者的自述,这使得结果缺乏客观衡量标准。”

金冬雁进一步解释,“世界卫生组织认为,被感染后的3个月仍存在,且至少持续2个月的,才能被称为新冠后遗症。而美国CDC则认为,被感染后1个月仍出现、复发或存在的相关症状就能称为新冠后遗症。”
“我是新冠转阴之后两个星期才恢复味觉和嗅觉,之前整个人感觉还是像处在一个感冒的状态中。”一位居住在法国的新冠康复者告诉记者,“现在转阴也已经有三个半月了,得过新冠之后,身体更易疲惫,但是能感觉到在逐渐恢复。”
金东雁表示,“新冠后遗症的症状绝大多数都是短暂的,而且症状轻微。不仅如此,在这些症状中,大多数也都是跟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相关的问题,最常见的包括疲倦、头痛、失眠、焦虑等等。”
“长期症状并非新冠独有。在1918年甲型流感大流行、2003年SARS暴发以及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后,患者都有过感染后的后遗症。”金冬雁说,“相较于德尔塔变异株和原始毒株,奥密克戎大流行阶段的新冠后遗症比例已大大降低。无症状感染者出现新冠后遗症的机会微乎其微,轻症者出现新冠后遗症的比例也远远低于重症者。”
“目前各国科学家非常关注和担忧感染新冠后遗症问题。”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10月13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关于新冠后遗症的致病机理、最终持续时间,科学上也不完全了解,与一般流感和已知疾病不同,科学家对于新冠还有很多的未知。
来源: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
拓展阅读
热门文章
- 俄航天集团总裁称俄新空间站将是“自动化的”
2022-06-26 02:25 - 锂电业“抢人大战”打响:高管年薪中位数达100万
2022-06-26 02:29 - 无人零售经营商友宝递交上市申请
2022-06-26 02:28 - 向战而行 飞出谋胜新航迹
2022-06-26 02:23 - 阿里巴巴第四季度国际商业零售业务收入98.87亿元 同比增长4%
2022-06-26 02:23 - 曝光!奥巴马曾吐槽拜登:向我开枪吧
2022-09-02 00:06
推荐阅读